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1859/2016-27673 |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 2016-01-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 |
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1859/2016-27673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 2016-01-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 |
2015年度工作总结
2015年,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了机构二次调整,深化了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了监管体制机制,妥善处理改革与稳定,服务与监管,主线与底线的关系,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重点做好了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机构改革的进程。2015年5月27日,北仑区(开发区)政府机构改革新调整部门成立大会顺利召开,将原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原质量技术监督局予以合并,组建新的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7月31日,《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正式印发,进一步加快科所整合、人员调配进度,细化完善工作流程,明确划分局所事权,确保过渡期间职能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到目前为止,全局已基本按照新“三定方案”的机构与职能设置平稳运行。
二、落实“宽进严管”的措施。5月中旬起,在全市率先实现本局内部的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并联审批、证照合一。6月1日起,开展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累计办理78家。10月8日起,全面实施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与统计登记证的五证合一,加强设备、人员配置,增设换证绿色通道,累计颁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156张。落实前置改后置相关规定,累计办理1694家,对烟花爆竹、网吧等涉及安全生产的行业,实行新设主体定期抄告制度,与相关部门做好后续监管的衔接工作。推进年报公示工作,2013、2014年度企业年报数分别为15006家和18979家,完成率90.4%和89.3%;2013、2014年度个体户年报数分别为19558家和23372家,完成率77.6%和76.5%。开展公示信息抽查专项行动,落实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开展法定代表人任职资格清理。
三、挖掘服务发展的潜力。2015年新设内资企业4021家,注册资本(金)1186.8亿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8家,投资总额5.6亿美元,注册资本4.4亿美元,外方认缴出资3.2亿美元;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出资总额239万元;新设个体工商户4261户。推进“个转企”提质扩面,累计完成1100家,发放补贴17万元,新增104家,新增主体中公司制占比达55.77%。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开展万名工商干部连万家小微企业服务活动。推进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全区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56.2亿元,同比增长21.6% ,网上市场成交额 12.13亿元;新建或扩建(修建)商品交易市场5家,总投资额2220万元;指导明州菜场等3家市场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星阳菜场等4家市场参加星级市场复评。深化质量强区战略,推动现代国际物流园区建成“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引导10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上报省名牌23个、市名牌20个,申报省政府质量奖1个、市长质量奖3个,海伦钢琴荣获2014年度市长质量奖提名奖,海伯机械、怡人玩具、勋辉电器荣获2014年度区长质量奖,推荐东方电缆、海天塑机入选首批“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和认证产品目录。引导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获批市级重点标准化项目1项,推动出台区级标准化工作奖励政策,全区6家企业主持或参与12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深化区域品牌战略,新增注册商标548件,新认定及延续确认市知名商标12件,新申报及延续确认省著名商标13件。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创建,新认定AAA级3家、AA级4家,续评AAA级6家、AA级4家。帮扶企业将静态资产转化为动态资产,办理动产抵押154份,涉及金额17.3亿元;办理股权质押8家,担保债权金额15.8亿元。
四、创新保障安全的举措。推进食品药品“两网五体系”建设,全区9个街道(镇)参与食品安全达标创建,抓紧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风险隐患排查会商机制,建立违法犯罪协作机制,成立区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打造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平台,全年发放食品违法举报奖励4.61万元,公布食品安全黑名单5家,免费开放农贸市场快检室10家。通过示范创建,全面提升食品生产经营行业业态水平,新申报市区级示范早餐店21家、规范化企事业单位食堂22家,全区累计建成阳光厨房138家、透明车间2家,创建省市级餐饮安全示范街4条、示范单位28家,评选星级示范食杂店116家。全面完成百万学生餐饮安全工程,获区政府分管领导批示肯定,全区129家学校食堂持证率100%,A、B级学校食堂占比达80.7%,96家学校食堂实施“五常法”管理,67家学校食堂实施色标管理,89家学校食堂建成透明厨房,129家学校食堂实现大宗食品统一配送,成功创建省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学校15家,9家校园食杂店全部实现品牌化。推行农贸市场准入制度,城区农贸市场质量追溯体系建成率和快速检测体系建成率均达60%以上。推进小作坊管理创新,公布实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目录与许可目录,将年糕、豆制品等地产食品纳入监管。以新版药品GMP、GSP实施为契机,提高药品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全区共有7家生产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161家药品经营企业通过新版GSP认证。深化药品经营企业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药品电子监管码实施,强化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监测,妥善处置本地天真制药及全国银杏叶提取物等突发事件,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突出靶向抽检,开展食品定量抽检2757批次,总体合格率86.72%,项次合格率92.92%;开展药品监督抽样270批次,发现不合格药品8批次,均已立案处理。坚持问题导向,调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重点,在全覆盖质量检测的基础上,重点对纺织服装、文具、钢铁、危化品等地产产品开展抽查,同时狠抓后处理整改监督和复查抽样。坚持严查严审,强化证后监管,进一步明确许可证产品与3C认证产品的重点监管对象。突出重点时节、重点行业,着重加强车用气瓶、危化领域、电梯等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多次获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五、保持高压打击的态势。突出源头治理,完善执法机制,拓展办案思路,实现精准打击,执法办案取得明显成效,全年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575件,罚没款695万元,查处万元以上大要案112件,其中“创正”商标侵权系列案件罚没款总额高达148万元,真正起到了查处一批、规范一批、震慑一批的效果。以维护公平交易为重点,积极开展红盾护航、红盾网剑、甬剑二号、消费维权以及打传规直等各类专项行动,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5起,罚没款41.52万元;商标违法案件24起,罚没款225.8万元;无照经营案件163起,罚没款192万元;网络违法案件16起,罚没款54.6万元。以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积极开展甬剑一号、肉品和水产品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35起,罚没款130万元,移送公安5起;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15起,罚没款 16.85万元,移送公安2起。以保障产品质量、计量、特种设备安全为重点,积极开展“蓝剑”系列等专项行动,共查处质量技术违法案件49起,罚没款45.3万元。全面开展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研究部署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三年三步走方案,全面排摸企业需求,完成第一批8家商业秘密联系点建设,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立案查处商业秘密侵权案件1起。开展无传销乡镇街道创建,加强部门协作,健全基层防控网络,强化督导考核,全区50%以上的街道(镇)已达到创建标准。同时严厉打击非法传销行为,发现违法线索4起,移交公安2起,查处非法传销案件1起,罚没款10万元。
六、丰富保障民生的手段。开展主题宣传系列活动,拍摄维权宣传片,发布消费维权十件大事、新消法十大亮点、十大消费警示。运用智慧维权管理系统,在餐饮、美容美发等十大行业开展公众评价活动。围绕消费投诉热点,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186批次,已检出不合格商品12批次。完善消费争议和解机制,加强消费纠纷调处力度,共受理投诉举报291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9万元。严格规范消费合同,着重对商品房购销等格式合同进行备案审查,审查格式合同18份,发现不公平格式条款50多条。严厉查处霸王条款,着重对供气、供水、数字电视等公用企业的消费类格式合同进行督促指导,检查各类合同17份,纠正违规条款119条。开展红盾护农,以农资抽检为抓手,实现打假保春耕的目的;以订单农业为抓手,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针对北仑地处城乡接合部,未禁止活禽交易的实际情况,按照起步早、监管实的要求,切实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确保活禽交易安全。针对内外销监管漏洞,联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童车、童装、玩具等儿童产品专项抽检。紧盯集贸市场、民用三表、加油站等民生领域,实现六大领域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率100%,16个城镇一级集贸市场公平秤配备率100%。搭建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等宣教载体,开展“四个你我”系列活动,播出“四品一械”公益广告,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饮食用药观念。
七、强化依法行政的保障。健全执法制度,制定《案件审理委员会审议规则》《行政复议及诉讼应对规则》,进一步明确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标准,实现案件集体讨论的痕迹化记载,提升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的应对能力,完成行政复议答复3件、行政诉讼答复6件,分别同比增长50%和200%。强化执法监督,审核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383件,抽查案卷质量74件,主持召开听证1件,陈述申辩复核1件,召集案审会讨论6次,讨论重大案件29件。建设法制员队伍,落实《兼职法制员工作制度》,以法制讲座、旁听诉讼、业务探讨等形式加强交流。落实四张清单一张网,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强化舆情监测研判,加强媒体宣传合作,为依法行政提供强大的内外部支撑。
八、拓展队伍建设的内涵。以主题教育为主线,通过“三严三实”“学党章、强意识”、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宗旨信念和守纪遵规意识,不断强化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以教育培训为载体,推进班子成员组织领导能力专题研修,实施干部专业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工商、食药、质监业务交叉培训和食品安全法全员培训,共有59名干部参加食品药品专业学历教育,占全局干部总数的34.3%,40周岁以下干部达到全覆盖。以机关文化建设为契机,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党团工妇活动、八小时外文体活动,不断增强系统观念,打造系统合力,提升系统形象,营造“合心、合力、合拍”的良好氛围,全体干部气顺劲足。强化廉政教育,开展对照检查,以廉政预警和庭审警示相结合,教育干部职工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时刻遵守党纪国法,自觉远离职务犯罪。强化内外监督,开展查庸治懒、查禁治奢、查不(作为)治慢(作为)等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引进区政协派驻委员民主监督,不断推进行风政风建设。
2016年度工作思路
2016年,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市场监管系统的实践,始终围绕“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坚持发展导向、风险导向、满意导向,树立法治意识与规矩意识,精准定位,顺势而为,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发展导向,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的精准性。
要始终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四换三名”、一带一路、港口经济圈、海洋生态科技城、金融小镇建设等前沿工作,用足用好“宽进严管、放管结合”的政策优势,既要保证政策落地,又要体现区域特色,在商务秘书、有限合伙、类金融企业的登记便利化方面多做探索,不断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在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上善于创新,对五证合一、简易注销、年报公示工作多做问题梳理与经验总结,巧妙运用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等信用约束手段对企业形成倒逼机制。要继续深化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工作,推动市场培育与网商培育双管齐下,星级市场与放心市场同步创建。要把握质量强区、品牌建设、标准化发展三大抓手,找准企业发展与产业提升,产业提升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之间的契合点。要确立品牌培育的梯度目标,将东方电缆、海天塑机作为2016年“浙江制造”的重点培育对象,将捷胜海洋、拓普作为2016年驰名商标的重点培育对象。要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创新股权出资、股权出质、商标质押、动产抵押等服务项目,大力扶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股权投资公司等新兴产业发展。
二、坚持风险导向,继续提升基础监管的科学性。
要夯实基础,努力守住底线,全力推进“两网五体系”建设,按照上级局给出的“设计图”,绘出具有北仑特色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快建设子体系,抓紧落实配套方案,尤其要健全基层责任网络的运行机制、工作机制、保障机制,安排40万元落实人员报酬,争取到2016年末全区9个街道(镇)全部完成食品安全达标创建。要继续推进餐桌安全治理三年行动,全面实施与农产品、进口食品、初级水产品等相关的6个质量整治提升方案,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管控体系。要推进实施北仑区食品安全责任险,逐步在辖区食用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等各环节推广食品安全责任商业保险。要进一步明晰局所两级事权划分,合理分配专业性监管与综合性监管任务,确保监管力量与监管重心同步下移。要运用智能监管系统建立科学的监管模型,投资200万元建设信用平台(一期),将监管精力在食品药品监管、特种设备监管、产品质量监管与其他工作之间进行合理平衡,避免监管失衡造成履职风险。要提升监管人员整体素质,既要通过招录、选调等方式从外部引进专业人才,又要通过培训、轮岗等方式进行内部挖潜,逐步解决监管理念、能力、手段与监管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要运用信用监管、风险管控、源头治理机制,依托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示范创建等手段,确保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的监管不出现缺位、错位、越位现象,防止出现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风险。
三、坚持满意导向,普遍注重民生工作的实事性。
要围绕民生实事项目,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性,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以群众满意度、接受度、受益度作为衡量工作实效的唯一标准。要善于运用行政约谈、行政处罚等手段,督促生产经营主体落实主体责任,确保质量与安全,对违法违规行为防微杜渐、及时整改。要时刻防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重点抓好夏秋季食物中毒防治,节假日安全检查,始终紧盯企事业食堂、学校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等重点单位,以及食用油、肉类、餐饮具等重点品种的监管工作。要强化特种设备隐患排查,针对北仑区重化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大,特种设备数量多、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引入有偿技术服务外包的模式,由第三方机构协助提供安全检查、咨询、评估等相关服务,帮助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消除隐患风险。要对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区域性、行业性产品实施重点质量监管与控制,突出准入产品、较大风险强制性标准产品、质量不稳定区域性产品和具有潜在危害产品的监督抽查,加强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企业的后续监管。要以阳光厨房、你点我检、社会监督员队伍等为载体,进一步打造社会监督与互动平台,安排50万元推进阳光厨房120家,计划落实资金50万元新增一辆快检车,有效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要强化网络、印刷品、媒体广告的监测,以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为重点,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要深化消费类格式合同备案,主动查处霸王条款,规范合同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积极研究消费投诉新趋势,进一步整合举报投诉中心和消保委的力量,推动网上、网下两种投诉渠道的无缝对接,探索引入法律援助模式,支持群体性投诉和重大侵权投诉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消费者权益。要建立运行顺畅的诉转案机制,对消费投诉处理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启动行政处罚程序,实现行政调解与行政处罚的有效衔接。
四、树立法治意识,全面确立依法行政的权威性。
要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按照法定原则、法定权限、法定程序执法,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过罚相当。要强化常态化执法监督,采用案件审核、案件评查、案件公示、集体讨论、大要案交办督办等形式,完善纠错问责机制,有效提高案件质量。要健全联合执法、部门会商、案件移送等工作制度,推动行政处罚与刑事追究顺畅衔接,避免以罚代刑、过罚不当等问题。要面向系统干部开展法制培训,尤其要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新法精神,保证一线执法干部及时充电,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要积极开展双打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包括商业秘密)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要针对餐饮配送、材料采购、工程承接以及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集中开展商业贿赂综合治理;要扎实推进无传销乡镇街道创建,既要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做好直销网点(经销商)的规范管理工作;要继续查处曝光一批“四品一械”、质量违法、计量违法、特种设备安全违法案件,发挥违法查处的挤出效应,以打击违法促进行业规范。要面向社会、企业、社区开展普法宣传,采用新法解读、案例剖析等生动形式,增强市场主体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与执法环境。
五、树立规矩意识,持续改善队伍建设的自觉性。
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制度约束行为,以理论武装头脑,打造一支讲规矩、守纪律、有党性的干部队伍,形成一种风清气正的工作生态。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健全公开述职、约谈汇报、责任倒查等反腐倡廉制度,达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果。要狠抓作风行风建设,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谨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督促党员干部坚守从政做人的政治底线、法纪底线与道德底线。要按照合心、合拍、合力的要求,统一规范基层基础建设与平台标识,理顺执法与监管保障机制,完善责任体系,开展干部职工谈心谈话活动,深化学历教育与交叉培训,逐步达到1+1+1>3的聚合效果。要加快机关文化建设,弘扬以责任、忠诚、精业、守规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文化,以文化强队伍,以队伍抓作为,以作为谋地位,全面形成部门形象宣传的多维度、多媒体格局,奏出一个市场、一份责任、一种文化、一个导向、一种和声、一支队伍的和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