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4449B/2015-27397
组配分类 区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5-02-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文体综合类,文物、考古
索引号 11330206002954449B/2015-27397
组配分类 区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5-02-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文体综合类,文物、考古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文件有效性 有效
文件编号 仑政〔2015〕5号

各街道办事处,白峰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区垂直管理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加强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我区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和上级文物部门要求分期分批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认定工作的精神,经区政府研究,确定瑞庐、东岙山徐桴旧居、云雩庙后大殿、陈华周家祠堂为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予以公布。

希望有关街道和有关部门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浙江省文物保护条例》和《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工作要求,切实做好辖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单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附件:北仑区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

2015年2月11日

附件

北仑区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一、瑞庐

瑞庐系顾宗瑞故居,位于北仑区大碶街道太白社区东街140号,坐东北朝西南,占地263平方米,分为自建屋、祖传屋两部分。自建屋建于20世纪30年代,总体呈三合院式,共有正屋三间、左右明轩各一间、后轩一间、东偏房一间,为中西合璧小洋楼建筑。祖传屋建于清代晚期,位于自建屋的东北侧,为传统木结构平屋。2014年7月至10月由顾氏家族出资进行全面修缮。

顾宗瑞(1886~1972),爱国港胞,原泰昌祥轮船公司董事,是宁波帮代表人物之一。生前曾为家乡捐资修路。逝后,其子女遵其“造福桑梓”的遗愿,在家乡兴办“宗瑞医院”、“宗瑞图书馆”、“周翠玉幼儿园”、“顾国和中学”等公益事业。

瑞庐作为顾宗瑞故居和航运事业骄子顾氏兄弟(顾国敏、顾国华、顾国和)的故里,既是顾氏家族血脉所系,也是顾氏后人追根溯源的重要场所。2010年10月21日入选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同年12月6日被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二、东岙山徐桴旧居

东岙山徐桴旧居位于北仑区大碶街道东岙山村东岙自然村姚家东南侧,建于民国时期,占地2259平方米。原共有西洋风格主楼两幢、传统风格平屋一进、前后花园各一座。现主体建筑尚存朝西主楼一幢、东北侧平屋一间,大门朝西,四周砌有高大围墙,后花园内保留有观景平台、荷花池。2012年至2013年区文物部门对其进行首期修缮,2014年改造成塔峙圃票证博物馆。

徐桴(1882~1958),字圣禅,自号北峙塔主人,今北仑区小港顾家桥村人。同盟会员,曾任黄埔军校秘书及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需署长等职,后主要从事金融等事业。去台湾后,任台北市宁波同乡会名誉理事长。徐在家乡捐助过枫林小学和庄市同义医院,做过灾年施粥等善事。著有《镇海塔峙圃藏琴录》。

东岙山徐桴旧居是徐桴离开大陆前主要的居住场所之一,是北仑区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研究民国史的重要实物资料。2010年12月6日被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三、云雩庙后大殿

云雩庙后大殿位于北仑区柴桥街道河头村庙后13号。坐东北朝西南,占地337平方米,面阔七间,硬山顶。明间梁架四柱九檩,五架抬梁,前后双步。前廊作鹅颈椽卷棚轩,前檐柱施牛腿,上承挑檐枋。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云雩庙又称云雩三公庙,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改建,道光四年(1824)重修,民国六年(1917)里人集资复修。前殿、戏台和左右厢房已毁,现仅存后大殿。2004年河头村曾进行修缮。2013年由柴桥街道出资进行全面修缮,2014年改造成柴桥老味道乡土风情体验馆。

该庙后大殿格局规整,总体保存较好,用材硕大,雕刻精美,建筑具有清中期风格,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2013年5月17日被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四、陈华周家祠堂

陈华周家祠堂位于北仑区霞浦街道陈华村周家祠45号。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490平方米,四合院式,硬山顶。共有正屋前后两进、左右厢房各一进、左右侧屋各一进。门厅、正厅为平房,面阔各五间。正厅明间梁架五柱七檩,抬梁穿斗并用。左右厢房为单檐楼房,面阔各三间一弄。左右侧屋为平房,面阔各九间。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族人建正厅五间,门厅五间”。左右厢房和左右偏房为族人在咸丰年间增建。祠堂内现存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周氏茶会碑一通,记载陈华旧时在村内中河边报恩亭内,设茶摊供过路人休息、免费喝茶之事。

周家祠堂格局规整,保存较好,木构件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2010年12月6日被核定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点。

附件下载:仑政5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