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747397931R/2013-27323 |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安监局 |
成文日期 | 2013-01-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索引号 | 11330206747397931R/2013-27323 |
组配分类 | 部门工作 |
发布机构 | 区安监局 |
成文日期 | 2013-01-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2012年,我区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区委、区政府“五大工程”战略部署,以“三思三创”为动力,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以创一流业绩为目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破解难题,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工作实现突破,危化领域“三位一体”监管模式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监管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等,全区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均未突破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2012年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1-12月,全区共发生安全事故369起、死亡63人、直接经济损失431.39万元,与去年同比分别为-2.89%、-13.70%、-6.83%。其中工矿商贸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179.5万元,与去年同比分别为-28.57%、-28.57%、-14.32;道路交通安全事故345起、死亡57人、直接经济损失119.27万元,与去年同比分别为-2.82%、-13.64%、-1.04%;火灾事故18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32.62万元,与去年同比分别为0%、持平、-0.27%;无水上交通、渔船运输及渔船捕捞作业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2012年安全生产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1、铁腕治理,全面打击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自4月份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亲自研究、部署、动员并参加“打非治违”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全面检查、联合执法等一系列举措,全区各个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共组织安全检查6043个,参加23225人次,检查企业13522家,查处非法违法行为和各类事故隐患10320条,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85家,吊销许可证21个,关闭取缔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1294个,罚款人民币365.61万元,行政拘留58人,移送追究刑事责任20人。
危化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领域:对全区269家危化品企业、8家非煤矿山企业、141家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全面进行检查,发现和整治隐患230条,对4家企业实施行政处罚,共罚款人民币7.55万元。查处了危化品企业违法生产、非法储存危化品、非法加工废油品、非法储存民用燃气等案件12起。
建设工程领域:检查建筑工程项目275个,治理隐患402条,对其中严重违规违章的52个工地责令停工整改,对24个企业和个人予以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78.35万元。
道路交通运输领域:强化源头治超、联合打击,共检查货物源头企业1004家,检查车辆29294台次,查获超载超限车辆2565台次,累计卸载货物1.9万吨。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大检查,查处站外揽客、不按规定线路行驶、伪造资格证等34起违规违章行为,对6家未完成整改要求的企业作出罚款处理。
海洋渔业船舶领域:开展渔港码头、海上渔业安全大检查,检查企业19家,查处渔船违章作业21起,其中警告10起责令限期改正5起、没收违法所得及非法生产设备6起。
消防安全领域:相继组织了东海1—7号系列行动,集中对高层地下建筑、宾馆饭店、商贸市场易燃易爆场所等进行专项检查,整治隐患2401个,停业整顿16家,临时查封27家,行政拘留21人,有效震慑了消防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特种设备领域:以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等为重点,确定204家重点隐患排查单位,逐家进行排查,排查出未注册登记设备89台,检验不合格设备7台,超期未检验2台,均下达安全监察指令,责令企业立即整改。
2、专项整治,深化“打非治违”工作成果。一是开展无照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动大排查大整治。8月下旬,我区根据省、市深化“打非治违”工作要求,全面开展无照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大排查、大整治,共排查无照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1489家,根据职责分工,由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属地街道(乡镇)铁腕治理,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多合一”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通过包案治理等方式予以坚决取缔,不留后患。二是开展打击危化品道路运输领域偷盗及非法买卖专项整治。组织力量重点开展废弃山塘、停车场、区域交界处等一些隐蔽场所大排查,及时取缔了位于大矸沿山公路、戚家山林塘的危化品废料非法处理点、小港街道江家山危化品非法储存点。三是开展涉及可燃爆粉尘及有限空间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区涉及可燃爆粉尘及有限空间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共排查出重点可燃爆粉尘及有限空间企业214家,聘请安全专家开展专项检查,共发现整改隐患353条,对2家存在重大隐患企业责令停产整改,对1家企业作出罚款处理。四是开展淘汰落后产能、重污染、安全隐患严重企业专项整治。重点关停、搬迁了位于大矸、小港街道辖区高能耗、重污染、安全隐患严重的小微企业67家,逐步缩减“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落后经济模式,同时消除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二)突出重点,强化危化领域“三位一体”监管模式
1、引入“专家智力”,提升危化安全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由区政府出资,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中介安全服务机构,对全区39家重点危化企业开展安全技术服务工作。服务内容包括安全评估、综合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事故应急咨询等有关工作。中介机构每月制定服务工作计划,明确服务对象、内容。区安监局根据中介服务机构提交的检查服务报告,经核实后下达整改指令,督促企业落实隐患整改。共检查服务企业54家次,发现安全监控设备、设施不齐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标准化实际运行不到位等各类安全隐患322项,其中244项安全隐患由企业自行改善完成,78项安全隐患由区安监局下达整改指令书督促企业落实整改,企业隐患整改率达到95%以上,整治了一大批安全隐患,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此举在全市全省皆属首创,在《中国安全生产报》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刘奇市长、华伟区长分别对此项工作作出了批示给予肯定。
2、立足长远,建立油气管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继去年在全市率先推出《北仑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管道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油气管道隐患治理工作计划,梳理全区油气管道安全隐患情况,强化油气管道日常安全监管,对27项管道隐患实行包案治理,对5项隐患由区发改、公安、安监等部门联合发文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实现油气管道管理的制度化、常态化,逐步形成油气管道安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3、明确任务,强化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进一步深化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于3季度起正式启用优化的危化品道路运输1号主干线;加强执法检查力度,8、9月份期间相关部门及属地街道(乡镇)联合开展整治危化品道路运输违规违章行为,确保危化品道路运输的良好秩序和安全;建立完善危化品道路运输应急联动机制,提高预防突发事故的能力。
(三)积极探索,创新和推进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1、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持续推进。明确2012年在冶金、机械等七大行业中争取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达标162家,预计到2012年底全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共计313家,占市政府下达三年计划总数的94%,远远超过年度达标进度(全区三年计划总数为331家,至2012年度需完成232家,即总数的70%)。通过创建,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隐患治理和事故预防,全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一是依托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坚持定期工作督促通报,全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意识普遍提升,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隐患季度报送率、企业自查率、零事故隐患率、隐患整治率等各项指标均好于考核要求。二是推广青峙社区隐患排查治理试点工作经验。成功召开了试点工作现场会,全区32个村(社区)学习推广,新矸、小港街道等地成功运用青峙社区经验并获得初步成效,村(社区)隐患排查试点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三是推行隐患排查治理达标创建,破解安全生产“治违”工作难题。针对企业员工“三违”造成安全事故多发的实际,区安监局深入调研宁钢、三星、华业等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验,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共性内容,经过政府、企业及安全中介机构三个层面的反复研究、论证,终于形成《北仑区一般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操作指南》,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组织体系、制度建设、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隐患报告等六个方面予以规范和指导。通过霞浦街道松懋工业园4家企业试点,表明操作指贴近实际、操作性强,具有规范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对帮助企业规范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消除“三违”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3、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取得突破。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区政府办公室出台《北仑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暂行)》(仑政办〔2012〕183号),明确了诚信机制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主要方式,以及涉及15个部门的多项激励约束政策等,为全面实施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开好头、起好步。
4、启动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条件,我区根据《宁波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制订创建活动方案,组织召开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座谈会,积极开展动员部署,并推荐浙江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申报市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为更好地提高一线员工安全意识,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在宁钢组织开展了自上而下的逐级承诺活动。
(四)立足服务,转变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理念
1、开展“进村入企解难题促发展”活动。一是区安监局制订进村入企工作方案,明确局领导班子成员“进村入企”联系单位及局中层以上干部服务企业和农村数量。目前已完成对柴桥街道河头村以及宁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等60家企业的联系走访任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积极做好对浙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停产搬迁的安全服务工作,深入危化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月宣讲服务活动13次,重点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帮助企业分析事故原因及应对措施。三是多次走访梅山开发区管委会以及深入浙江逸盛石化、科元塑胶等危化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听取企业工作汇报,解决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2、推动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提速增效。一是政策服务送上门。区安监局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企业,将有关危化品行政许可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和所需要提交的资料等问题,向企业进行宣传和解释,收到良好效果。二是把行政许可工作作为加强安全生产事前监管和源头控制的重要环节来抓,做到坚持审批标准、严把源头管理。同时,完善了窗口审批事项办事指南和流程图,明确审批事项的审批依据、审批范围、申报材料、审批程序和承诺时限等相关资料,至十月底,共办理《危化品许可证》162家次,参与或组织危化品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29家次;危化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11家次;二、三类生产经营企业易制毒备案21家次;危化品经营企业新领证、换证或变更92家。
(五)严格执法,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警示力度
1、联合执法、加强安全生产事前执法力度。各街道(乡镇)发现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线索,及时报送区安监局,由区安监局监察大队会同属地街道(乡镇)共同查处。今年来共查处事前安全生产违法案件30起,罚款金额24.3万元,事前处罚力度名列全市前茅;会同区文体局联合下发文件,对全区印刷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培训教育、隐患排查等内容专项整治;会同人社局、总工会对全区15家工伤事故多发的企业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督促企业进一步做好生产安全工作。通过联合执法等方式,共检查各类企业373家次,发整改指令书87份,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进一步落实。
2、严格执法,加大安全生产事故查处力度。一是区政府重新修订出台《北仑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若干规定》(仑政〔2012〕51号),进一步规范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二是加大事故查处力度。1-10月,全区共查处工矿商贸事故6起(其中2起非指标内),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共处罚款80万元。同时将事故情况进行通报,警示其他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六)固本强基,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1、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一是推出《安全生产提示卡》,将安全生产宣传前移到生产经营首个关口。安监、工商联手向新申请注册的生产经营单位发放安全生产提示卡,告知生产经营安全基本要求、生产安全事故法律责任、安全生产咨询服务方法等,使企业在申办时就接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二是抓住安全生产月活动等时机广泛宣传安全。先后开展了“安全知识宣讲团入企业”、“安全文艺演出”、“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应急救援演练”等大型活动,今年来,我区共组织安全咨询30场、悬挂安全标语(横幅)4053条、张贴宣传画4727张、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15000余份,安全氛围逐步形成。三是切实抓好安全培训。1-10月,共组织危化、矿山、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企业和一般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631名,安管员4560余名,特种作业人员5843名。
2、完善企业应急管理,强化基层应急技能训练。对全区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开展详细调查及资料登记工作,指导台塑关系企业、宁波钢铁等单位开展企业基层一线员工应急技能训练,组织参加全市第三届企业员工应急技能比赛,荣获区域团体优胜奖及各类单项奖12项。在安全生产月中联合企业开展了液氨泄漏中毒危化品事故应急演练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3、科技兴安,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危险品运输车辆视频安装工作。全区300辆危险品运输车辆,除一般液化气运输货车,已安装了171辆,超过50%的考核要求。区交通运输部门利用GPS和网络技术,开展各类信息平台的建设,数字公路、运管“两客一危”平台、“智能公交”等正在抓紧实施中。二是住建部门利用科技手段,对符合一定要求的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远程视频监控管理,对施工现场全过程实施信息化管理,以进一步强化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监督管理,防止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发生。并将远程视频监控安装登记作为安全措施之一进行审查,对未提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委托书(合同)的,建设部门不予办理安全质量监督登记手续。目前已经有43个项目接入全区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
(七)落实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区政府与9个街道(乡镇)、22个区责任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印发了《北仑区201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分解下达了201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指标,组织了半年度、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推进了各街道乡镇及区相关部门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印发《北仑区2012年度街道(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所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绩效考核办法》,促进街道(乡镇)基层安监队伍综合执法能力。
2、综合监管协调职能进一步发挥。针对一季度全区安全生产事故多发实际,及时组织开展全区性安全生产大检查,遏制了事故多发态势;印发《关于公布区级第四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通知》,明确责任,强化重点工程安全监管;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先后完成白峰花船咀危化品非法渡运重大隐患整治、雄镇石场码头船舶事故、危化品道路运输主干线调整等重大事项的协调处理工作。
三、2013年主要工作思路
2013年我区安全生产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主线,以安全生产指标“三个零增长”为目标,全面落实上级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求,争先创优,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方式进一步突破,为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保驾护航,具体为条块结合抓好“1234”四项重点工作:
(一)突出一个重点,确保安全核心工作安全稳定。
我区是重化工区域,危化安全是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安监局关于《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各项要求,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全面实施。二是进一步推进重点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区域安全生产协作交流,建立“互学、互查、互助”工作机制,密切企业联系,服务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四是加强非煤矿山企业基础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安全条件,联合整治,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五是强化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监管。制定《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单位违规记分管理办法》,强化对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单位经营资格准入考核,提高经营安全质量。
(二)抓好二个建设,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1、抓安全生产基层队伍建设。根据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乡镇)安监队伍建设的通知,进一步落实街道(乡镇)安全生产机构编制、职责任务、监管人员、经费装备和考核机制五到位工作要求。加强安监队伍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党章。以促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为重点,对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深入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抓安全生产基础业务建设。加强安监队伍业务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加强所辖范围生产经营单位基础数据调查和分类建档,明确底数、掌握重点;增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计划性,提高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覆盖率,逐形成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规范;深入开展安全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各级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区与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服务平台、行政执法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会议视频系统等领域对接的智慧安监体系。
(三)强化三项职能,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服务水平。
1、强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进一步加大事前处罚力度,认真制定年度执法计划,突出重点,加强监督监察,加强事前处罚,从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按“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抓好事故警示教育工作。
2、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进一步进一步明确、分解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促进各级各部门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形成安全生产齐抓共管合力。进一步发挥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能,及时组织、协调处理重大安全生产问题。
3、强化安全生产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做到既严格审批、源头把关,又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加快审查工作进度,提速增效,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做好区重点建设项目的服务工作。
(四)推进四项机制,进一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1、推进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北仑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实施办法(暂行)》规定,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向全区广大生产经营单位广泛宣传诚信管理规定,使企业了解诚信管理相关激励约束政策,明白企业发展与诚管管理之间的利害关系,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参加诚信管理。积极组织培训,使街道(乡镇)、区相关部门掌握诚信管理相关工作步骤与方法,使企业掌握诚信管理的具体工作要求。(2)突出重点、全面启动。全面完成规上危化、矿山、烟花爆竹批发、机械等行业企业诚信等级评定工作,并通报相关政府激励约束部门,做好示范工作。(3)根据职责分工,督促区住建、交通、城管、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制定本行业诚信评定标准,起步诚信管理工作。(4)建立诚信信息共享系统。结合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设,注重安全诚信信息子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同时与区15个诚信信息激励约束政策实施部门做好诚信信息对接工作,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相关诚信动态信息。㈤做好诚信激励约束政策的落实工作。区安委办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沟通,协调解决诚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诚信激励约束政策。
2、继续推进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按照市区三年标准化创建计划,继续推进规模以上冶金、有色、机械、轻工、建材、纺织等行业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做到早部署、全覆盖,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分类推行,力争按时保质完成任务;适时启动规模以下六大行业工业企业的标准化创建。
3、探索建立“立体式”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体系(1)以隐患排查治理网络平台为抓手,督促各部门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监管责任(2)以推广青峙(社区)试点工作经验为抓手,进一步发挥村(社区)基层组织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作用(3)以推进规下一般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达标创建为抓手,督促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4)以包案治理为抓手,强化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有效整治。
4、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各类宣传活动,拓宽和加大媒体宣传渠道和覆盖面,编印各类安全生产宣传资料,丰富安全文化宣传方式和内容。逐步推进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的创建工作,以此营造全区企业生产安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