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060029544576/2010-27108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成文日期 2010-07-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科技管理
索引号 113302060029544576/2010-27108
组配分类 部门工作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成文日期 2010-07-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主题分类 科技管理
北仑区科技工业局2010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区委六届六次全会、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工业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节能降耗工作继续领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专利申报高位增长,省科普示范区、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等各项争优创先活动稳步推进。

一、强化服务、优化环境,工业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

今年1-5月,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27.9亿元,同比增长55.3%,完成全年目标的47.2%;实现销售总产值610.2亿元,同比增长54.0%;规上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8%。1-5月,规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 3亿元,同比增长192.35%,实现利润绝对值排名全市第一,占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27.26%;实现利税总额69.7亿元,同比增长119.54%。同时,亏损企业数和企业亏损额大幅度下降,1-4月亏损企业267家,同比下降18.6%,亏损额1.68亿元,同比下降84.0%。

(一)强化服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推进“122”优势企业培植计划。制订《北仑区(开发区)优势企业培植工作意见》,确定“122”优势企业名单,明确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对“122”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二是定期联系走访企业。安排时间,有选择性地走访区内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上半年重点排出10家符合产业导向、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踪联系。组织企业家沙龙活动,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为企业互动搭建交流平台。

三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抓好经济运行的动态分析和监测,特别是加强对“122”优势企业的动态跟踪。提高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质量,每月5日前根据网上平台中38家重点企业在内的近100家企业提供的产值、销售及利润等资料,撰写完成数据翔实、观点鲜明的经济运行分析,针对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提出对策措施,当好参谋。

四是做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现状调研。分行业召开座谈会10余场,听取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介绍及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同时安排人员走访部分有代表性的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今后5年发展设想。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配合浙江理工大学区域经济研究课题组完成了《北仑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十二五”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二)加强指导,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帮助企业争取国家资金。宏协离合器的汽车离合器总成项目与辉旺机械的高精密汽车配件铝合金压铸件项目,被推荐上报到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争取国家工业中小企业技改资金。积极做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经市专家初步评审,永发集团与凯荣船用公司2个技改项目已被推荐上报到国家工信部。对列入市产业升级促调技改的7个项目按月跟踪。对维科棉纺织、勋辉电器的竣工项目进行验收,2个项目共获得市级配套资金106.6万元。

二是加快工业新产品开发。上半年,我区共有10项新产品被列入2010年度市工业新产品第一批试产计划。海伯机械的电动船用推进器、雪龙公司的汽车散热风扇总成等5家企业的5个新产品通过专家投产鉴定。海天精工的HTM-35GE系列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和吉利汽车的Z系列吉利AT自动变速器被省经信委认定为国内首台套,大港意宁的吊管机双卷筒组合式液压绞车被省经信委认定为省内首台(套)产品,该3家企业共获得奖励资金250万元。

三是组织产业基地及两创示范企业申报。经市经委评审,雪龙集团、永发集团两家企业被评为综合性示范企业;逸盛石化等4家企业被评为专项性示范企业。同时我区被认定为宁波市汽车零部件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产业基地和两创示范企业共获市级扶持资金80万元。

(三)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市场

一是组织参加“模博会”。及时掌握企业拓展市场需求,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拓展市场。6月24-27日组织30多家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国模具之都博览会,设置摊位90个。二是组织企业参加“成都宁波周”活动。组织球冠集团、继峰汽车零部件等6家企业参加了“成都宁波周”活动,签约项目两个,签约金额达到1.63亿元。

(四)加强培训,抓好企业服务管理

一是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为服务转型升级,先后举办了“后危机时代的经营战略—以品质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精细化管理”,“民企传承与发展特训班”等专题培训7期,培训企业管理人员400多人。二是组织参加EMBA培训。共推荐6位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参加了复旦大学第二期宁波市成长型中小企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EMBA)。

二、强化考核、落实项目,节能降耗工作继续领跑全市

今年1-5月,填报能源信息管理系统的104家重点耗能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等价综合能耗与去年同期持平,剔除宁波钢铁,同比下降48%,万元增加值等价值能耗同比下降14%。节能降耗、循环经济各项工作继续领跑全市,《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主流媒体大篇幅报道了我区的节能降耗工作,我区还被确定为全市首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域,被作为临港重化工典型区域已列入全省25个试点基地之一,并在全省创建循环经济基地建设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同时我区还入选“2009宁波十大循环经济案例”。

(一)以定量考核为抓手,落实节能工作目标责任考核

先后4次召开全区性节能工作会议,分析形势,推进工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2010年节能目标考核责任书,下发了《2010年度节能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暂行办法》。向重点耗能企业下发了节能目标任务书,实行双重考核,即实施产品(产值)单耗考核和能耗绝对量比去年下降10%的总量考核。今年1-5月,60%的重点企业实现了绝对量控制目标。对能耗增长过快、超出年度同步控制目标的企业进行了通报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二)以落实项目为抓手,挖掘现有节能潜力

共有68家企业申报节能项目105项,投资总额16.45亿元,节能总量48.85万吨。我区55个项目列入市2010年度第一批重点节能项目,项目数占全市19%,总投资额占全市42%,节能量占全市56%。我区节能项目数量、投资额度和节能量均居全市各县区首位。国电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的变频改造、宁波钢铁135MW煤气发电项目、亚洲浆纸的涂布头电改气项目列入省“991行动计划”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截至6月底,已有宁波钢铁向宝新不锈钢之间供应余热回收蒸汽、宁波钢铁五丰塘干熄焦发电、吉利汽车涂装风机和水泵变频改造、台塑工业工艺节能改造、宁波麦芽余热回收利用等40个节能改造项目完成并投入运行,可实现月节能5300吨标煤。同时我局还加大了以S7系列变压器、中小锅炉为重点的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目前已确认落后变压器183台,总容量达到5.6万千伏安,低效中小锅炉8台。相关整改工作已在进行中。

上半年,争取区内企业申报国家和市级节能补助资金3009万元,岩东排水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补助资金2500万元,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等13家公司获得市节能补助资金509万元。

(三)以引进节能服务机构为抓手,推进节能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大与西门子、日立等国际性公司合作力度。目前经我局牵线,西门子公司在北仑成立西门子北仑节能服务中心,并已与宁波钢铁、亚洲浆纸、台塑石化、北仑电厂等重点用能大户开展节能合作前期工作。日立公司对我区企业紫泉饮料开展节能诊断工作提出13个技术改造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日立公司与广源纺织已正式签订节能诊断合作合同。同时我区还积极与日立造船株式会社、上海航天能源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交流活动,对具备实施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企业和项目进行相关调查工作。

我区联合浙大中控和宁波标准研究院,对钢铁、能源、石化、造纸、水泥五大高耗能行业的25家重点企业能效指标,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寻找差距,挖掘节能潜力,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改进,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上述25家企业能耗占全区规上企业总能耗量的91%。经浙江大学、省能源监察总队等单位的专家评审认为其中18家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其余处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四)以节能宣传为抓手,营造全社会节能的浓厚氛围

市节能宣传月在我区举行,我区编制的节能小册子作为全市的样本,统一由市经委制作发放,同时,还邀请了西门子、SGS两家公司对我区企业进行了培训。组织购买了50辆低碳公务自行车受到机关干部的一致好评。组织35家企业参加了能博会,设置展位140个。我区的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工作受到主流媒体关注,人民日报在《浙江:循环经济方兴未艾》一文中,以较大篇幅关注了我区循环经济工作模式,《浙江日报》以《北仑“能源保姆”上岗,企业不花钱就可降低能耗》为题,大篇幅报道了我区合同能源管理工作,《宁波日报》头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县市区报告》以高碳产业走“低碳路”为小标题,报道了我区循环经济工作,《浙江日报》头版头条文章《宁波,迎接世界的目光》,关注了我区的“能效对标”工作。

三、强化培训、申报项目,创新型城区建设有序推进

(一)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重点培育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规模、形成特色。据统计,今年1-5月份,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0亿元,同比增长53.85%。其中全区64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3.22亿元,同比增长98.51%,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4.85%;销售收入92.35亿元,同比增长88.57%,占全区规上工业销售总额的15.13%。销售额同比增长5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达44家,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8.75%。二是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苗子工程”建设。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场培训3期,80多家企业近200人次参加了培训。对要求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位逐家走访、辅导。邀请技术、财务专家对申报企业进行申报培训,组织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主动上门开展专利申请代理、财务规范建账和针对性辅导等服务。落实责任人建立每周联系制度,对拟申报的企业进行每周跟踪,及时掌握企业申报准备情况,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能按时上报书面材料。截至,共有18家企业进行了申报,申报数列全市第二。

(二)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一是争创省知识产权示范区,成功上报了《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组织申报省市级专利示范企业,共申报省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昌隆机电、隆兴电信、万联药业、吉利汽车;申报市级4家:弘讯科技、能之光、东方电缆、吉利汽车。二是组织专利申报。今年1-5月共申报专利53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报87件;专利授权477件,同比分别增长69.1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件。贝发集团、敏宝卫浴、吉利汽车3家企业专利年申请量超百件。讯强电子以企业发明专利权质押向中国银行北仑支行贷款200万元。三是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今年上半年共有26家企业申报了区级专利产业化项目,其含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2009年销售收入超过13亿元。

(三)组织科技项目申报。上半年全区共组织申报国家和省市(级)各类科技项目54项。其中国家级5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4项(东方电缆、大港意宁、科宁达、恒达电器),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平台项目1项(汽车电子平台);省(市)级49项:市级工业类重大(重点)科技项目6项,自然基金项目5项、创业资金项目5项、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资助项目7项、创新资金项目7项,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市级13项(其中1项为科技进步推动奖)。国家和省、市级科技项目立项34项,共获得市级科技项目经费1820万元。其中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省级二等奖2项、市级一等奖1项。

加强对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的主动设计。上半年共申报市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6项,其中宏协机械与青岛大学合作开发的“新型八挡汽车自动变速箱研制与开发”、德辰液压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合作开发的“低速大扭矩液压行走装置关键技术研究”两个项目被列入市2010年度第一批工业领域重大科技攻关择优委托项目申报指南。申报市级第一批、第二批新产品试制计划160项,第一批已立项79项,预计项目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创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组织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包括省经委1家),已立项4家:吉利汽车、勋辉电器、弘讯科技、荣山新材;市级立项3家:奥森科技、德业威龙、康鑫机械。

组织申报市级各类科技合作、信息化项目。上半年,组织申报市级七类14个项目,工信部物流信息化典型发现和试点示范3个项目,其中宁波阿华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市电子商务试点企业项目,获得补助资金24万元。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力促成果产业化,上半年共开展20个科技合作项目,技术交易额1833.9万元,实际支付金额1271.7万元。

(四)组织策划重大科技合作活动

一是组织策划2010“创意北仑”国际文具设计大赛。大赛共征集有效作品2597份,其中收到企业作品219幅、境外作品57幅。共评选出入围作品75幅,评选出金奖2名,银奖8名,铜奖12名,大赛组委会评选市场特别推广奖3名,在6月18日举行的中国浙江(北仑)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上颁奖。二是组织策划2010中国浙江(北仑)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德国红点设计奖主席彼得.扎克、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成、联想集团全球创新设计中心设计战略研究总监仇佳钰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创意创新、绿色发展”的主题。会议进行了“创意北仑”国际文具设计大赛颁奖仪式。这是北仑第一次主办高规格的工业设计论坛。三是组织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和成都.宁波周;组织举办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科技成果发布和技术对接会等一系列重点科技合作活动。

(五)创建省科普示范区。一是成立创建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北仑区创建浙江省和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分解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责任。二是完善街道、乡镇科协组织网络,由党群书记兼任科协主席,工业或农业一把手兼任科协副主席。区科协成立了由30人组成的科普讲师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街道乡镇组建了20人,村、社区组建了10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由区科协、区教育局组织人员对全区的11所学校进行了检查验收,6所学校向市科协推荐申报市级科普示范学校。三是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各街道、乡镇加大了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上半年共建科普画廊30座,农村的科普活动室和科普图书室也在加快建设之中,学校的科普教育基地了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四是海天塑机的伺服节能塑料注射成型装备研发攻关小组被推荐为浙江省讲比竞赛活动先进集体,东方集团的夏峰被推荐为浙江省讲比竞赛活动优秀组织者,新矸街道农函大辅导站推荐为市级先进辅导站,小港街道农函大辅导站的周毅军推荐为市级农函大先进工作者,向中国科协推荐了农函大优秀教师和优秀校长。

四、正视问题、谋划措施,全面推进下半年各项工作

上半年,各项工作虽然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仍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一是完成节能降耗考核任务仍面临一定压力。从今年的1-6月份能耗统计数据来反映,全区870家规上企业(剔除宁波钢铁)累计消耗各类能耗折合标煤147.6万吨,加上宁波钢铁2009年月平均消耗17.02万吨标煤,1-6月份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考核范围内的综合能耗249.72万吨标煤,月平均综合能耗为41.62万吨标煤,超出目标值4.14万吨标煤。这其中包含了今年前6个月各大电厂自用电量7.37亿度,折合标煤22.44万吨,月平均3.74万吨(在年底统计时可以扣除),依此计算,1-6月份,月平均超出节能控制目标0.4万吨。二是人民币升值、利率走高等诸多因素让下半年的工业经济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三是工业技改投资低位运行。下半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工业经济各项工作。一是继续举办企业家沙龙,搭建政府企业间的交流互动平台。上半年已成功举办了一期企业家沙龙,受到企业家的一致好评。下半年将扩大活动规模,举办主题沙龙,邀请金融机构、经济专家、政府相关部门等人员共同参加。二是开展转型升级示范工程建设。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择优选择一批基础好、示范作用强的企业,开展转型升级示范工程建设。“一企一策”地帮扶指导示范企业推进转型升级,总结、提炼转型升级工作方法。适时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加强宣传,发挥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三是加强企业各层级人员素质培训。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学者通过举办论坛、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培训服务。重点围绕推进自主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培育新兴产业等主题开展培训。

(二)确保完成节能工作目标。一是为确保完成全年节能考核任务,下一步按照省经信委《关于填报电力迎峰度夏期间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控制用电计划方案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对全区列入控制用电计划的27家企业实施控制用电方案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参照省经信委文件精神,修订全区有序用电方案,对属于化工、纺织等八大高耗能行业的企业,优先列入限电范围。二是按照《宁波市节能目标预警预测及应急方案》的要求,制定北仑区节能目标预警预测及应急方案,逐月跟踪全区能耗变动情况。摸排一批重点企业,必要时责令停产检修,或直接予以限电或停电。三是加快重点节能项目的进度。借助于西门子、日立、SGS等节能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开展清洁生产、电平衡测试、能源审计等手段,大力推进今年重点节能项目的实施力度,进一步挖掘钢铁、石化领域的节能潜力,加快列入重点计划的节能项目实施进度。四是在完成半年度万元GDP能耗数据分析后,召开全区节能大会,进一步动员全区高耗能企业积极行动,确保完成全年节能任务。

(三)抓好科技创新各项工作。一是培育“小巨人”企业,选择20家左右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单位产出大的企业,采取类似“122”企业的培育措施,重点给予扶持培育,尽快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行业“小巨人”企业。二是组建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整合现有创新资源,将现有创新服务平台引导到宁职院西区,组建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发挥创新平台的积聚作用,力争将中心打造成汇聚创新智慧的平台,转化创新成果的桥梁。三是做大做强孵化器,孵化一批修补产业链,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科技型企业。整合完善现有孵化器的要素、政策资源,提高孵化器的孵化质量和效益。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孵化工作团队,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对接活动,力争引进一批高质量的产业化项目,引进一批紧缺型人才。四是组织科技项目与资本对接活动。组织区内10名左右企业家赴美国休斯敦与海外留学生进行科技项目与资本对接恳洽会,邀请海外留学生带高科技项目来北仑创业,帮助区内企业家找到好的高科技项目来北仑进行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