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1341/2010-28254 | ||
组配分类 | 政府预算 | 发布机构 | 区财政局 |
成文日期 | 2010-02-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1341/2010-28254 |
组配分类 | 政府预算 |
发布机构 | 区财政局 |
成文日期 | 2010-02-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关于宁波市北仑区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区财政工作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心任务,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超前谋划,狠抓落实,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财政部门切实执行年初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各项预算及其审议意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依法组织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保障各项重点支出,稳步提高民生项目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继续推进预算管理各项改革,努力打造“阳光财政”,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全区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良好。
(一)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经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9年全区(北仑区本级、开发区,下同)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853200万元,地方级财政收入预算为400742万元,一般预算支出预算为354200万元。2009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6882万元,为预算的100.43%,比上年增长8.34%,增幅名列全大市第四。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26898万元,为预算的106.53%,比上年增长14.30%。2009年全区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06681万元,为预算的114.82%,比上年增长16.83%。
经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9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221217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218270万元。2009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02491万元,为预算的181.94%,比上年增长81.62%,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54138万元。2009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50823万元,为预算的160.73%,比上年增长64.51%。
(二)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经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9年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315500万元,地方级财政收入预算为169636万元,一般预算支出预算为148800万元。2009年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7162万元,为预算的103.70%,比上年增长11.7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86373万元,为预算的109.87%,比上年增长16.41%。2009年区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89718万元,为预算的127.50%,比上年增长16.94%。扣除市补专项支出25664万元后,实际完成164054万元,为预算的110.25%,比上年增长13.21%,其中:区级支出108348万元,为预算的108.02 %,比上年增长14.11%;街道支出46805万元,为预算的112.79%,比上年增长8.94%;镇(乡)支出8901万元,为预算的127.16%,比上年增长27.24%。
经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9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7837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7000万元。2009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4998万元,比上年减少8.16%,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比去年减少3790万元。2009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6482万元,比上年减少30.28%。
根据2009年全区一般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和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区财政收支平衡。
上述2009年全区及区本级预算执行数是根据1—12月份预算执行月报初步汇总的,在决算编制中还会有所调整,待决算编成后再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批。
2009年我区财政预算收支的主要特点:一是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总体呈现先抑后扬态势,基本反映了经济运行轨迹;二是主体税种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四大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共入库710671万元,占全区一般预算收入的82.93%,三是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大于中央级财政收入11.29个百分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契税和耕占税成为拉动地方级财政收入的主导力量;四是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全力保障教育、社保、科技、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农业等各项重点支出。
(三)完成2009年财政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2009年财政预算任务圆满完成,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发展大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千方百计挖潜增收,努力把经济发展成果充分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财政改革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1、科学主动应对,千方百计确保财政增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严峻。财政部门认真落实“保增促调”一系列政策举措,沉着应对,圆满完成年初既定目标,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一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扩大税基,切实加强财源建设。通过财政体制转型,促使各乡镇街道聚焦招商,全员招商。推进重点临港大工业的主辅分离,促进三产招商。通过重点功能区块建设,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集中招商。加大对央企的招商引资力度。二是服务企业,构建全面的税源维护体系。依托税源管理平台,督促帮助各乡镇街道全面开展税源情况排摸,在做好企业服务的同时,杜绝税源外流;建立重点税源维护机制,将占财政收入近三分之一的27家税收支柱企业(集团)作为重点联系对象,分月预测,及时掌握动态;落实相关政策,由各经济管理部门对178家重点企业开展维护,帮助企业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与企业负责人建立感情,促进以商招商和税源增长;全面关注外迁注销企业,对较大型的外迁、注销企业采用多种手段挽留,尽可能避免税源流失。三是强化收入征管。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着力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在落实各项财税政策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2、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重要决策部署和改革措施,围绕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心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我区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大力支持梅山保税港区和重点功能区块的开发建设。加大政府投入,积极筹措资金并落实到位,规范、简化资金拨付程序,确保资金拨付与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征地拆迁进度的同步推进。2009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投入35.3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6.54亿元,一批关系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的项目投入使用。
二是服务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区委“122企业”培植计划,及时出台一系列扶持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扶持优势行业产业升级和发展临港服务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9年共投入4.67亿元对446家企业进行扶持。落实企业减负措施,对亩均税收贡献较好的1133家企业兑现了3978万元的土地使用税补助,经审核后统一拨付到企业在地税部门申报纳税的银行账户,并取消、暂停征收或降低收费标准的项目219项,相比2008年减负约2.4亿元。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全年共有2178户企业抵扣税款5.03亿元,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税率,直接减少税款2751万元。安排支出550万元,积极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被征地人员自主创业等奖扶政策。
3、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实施“民生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加大教育投入,2009年教育支出5.13亿元,同比增长24.35%,重点用于完善中小学生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新市民的素质培训,确保义务教育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顺利实施。2009年区财政 “三农”支出6.03亿元,同比增长7.34%,大力支持九峰山成片连线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实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整治规划,积极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同时以综合开发产业化财政补贴项目、农民合作社国家扶持项目等方式积极争取到市级以上财政无偿资金525万元。继续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全力推进交通顺畅工程,安排北仑公交IC卡补助3630.5万元,2008年以前公交公司亏损弥补1235万元,安排3100万元用于更新老旧公交车。围绕“文化强区”目标,支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北仑建区25周年纪念活动以及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加大对新型农村大病合作医疗资金、公共卫生经费、社区卫生经费的投入力度,2009年投入医疗卫生经费3.34亿元,同比增长17.73%,全面启动卫生强区创建,促进公共卫生网络的建设,保障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9年区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8亿元,同比增长5.31%,建立完善我区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实施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工作,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深入推进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4、财政管理不断加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一是坚持依法行政,不断规范预算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人大《监督法》,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主动接受监督,及时办理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和议案,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依法理财、民主理财。二是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2009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性专项经费在原来基础上一律压缩20%,实行出国经费经费先行审核,大力压缩会议、庆典等费用,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规定和配备使用标准,着力推行公务卡管理制度等,相比2008年共节减5430万元。三是深入推进财政改革,继续扩大改革成果。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重新核定人员支出定额标准,将各单位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从2009年7月份开始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新版软件试点运行。完成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四个财政支出项目的具体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2009年实际完成政府采购10.59亿元,资金节约率10.41%。五是开展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自查自纠、回头看以及整改落实工作。
各位代表,2009年我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也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增收面临巨大压力。国际经济环境重大变化的不利影响、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使我区今后一段时期的财政收入增收形势不容乐观,迫切要求我们团结一致加强财源建设,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更加有效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公共财政的持续保障能力。二是支出管理仍需进一步科学化、精细化。较大的财政收支压力,对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带来巨大的需求和动力,需要持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努力缓解收支紧张的突出矛盾。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予以解决。
二、2010年全区和区本级预算草案
2010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总体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步推进财政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调促增”,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八项要求,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努力实现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10年财政预算编制的原则:一是保增长、促发展,进一步整合财政资金,优化公共财政支出投向,集中财力办大事,同时兼顾对公共服务投入的公平均等;二是优化结构、加强重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农村改革与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三是厉行节约、强化约束,保障法定支出和政策性支出的同时,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四是综合预算、科学精细,将各项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加强部门预算“基础数据精细化、定额管理标准化、监督监管透明化”建设;五是注重绩效、提高效益,更加注重预算执行的效率和效益,项目支出安排与资金使用效果相结合,加强对列入预算安排的大额支出项目跟踪并进行绩效评价。按照2010年我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对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算法》的规定以及区人大的要求,结合上述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我们编制了2010年全区及区本级财政预算草案如下:
(一)全区财政预算收支预算草案
2010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92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56345万元,比上年增长6.89%。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一般预算可用资金为400000万元,比上年的382000万元增长4.7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56345万元(地方固定收入444545万元,专项分成收入11800万元),上级返还收入60402万元(两税返还和增收返还34360万元,所得税返还24042万元,城建税返还2000万元),体制结算上解95156万元,出口退税地方超基数负担21591万元。根据收支平衡原则, 2010年全区一般预算支出预算为400000万元。
201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42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5.74%,其中:公用事业附加2400万元,水利建设资金1170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100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400000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10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000万元,彩票公益金400万元。基金预算可用资金为37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6.46%。根据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基金预算支出373500万元,其中: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8600万元,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支出24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35200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支出10000万元,文化事业费支出100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400万元。
按照上述安排,2010年全区地方财政收支预算平衡。
(二)区本级财政预算收支预算草案
2010年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35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97150万元,比上年增长5.78%。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一般预算可用资金为175000万元,比上年的165000万元增长6.0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97150万元(地方固定收入189350万元,专项分成收入7800万元),上级返还收入27952万元(两税返还和增收返还16106万元,所得税返还9846万元,城建税返还2000万元),体制结算上解47032万元,出口退税地方超基数负担3070万元。在上述可用资金中,按区与街道(乡镇)分税制原则,区级可用资金为120000万元,街道(乡镇)可用资金为55000万元(包括教育费附加分成收入4000万元)。根据收支平衡原则,2010年区本级相应安排一般预算支出175000万元,其中:区级安排支出12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9.46%;街道(乡镇)安排支出55000万元,比上年减少1.26%,其中:街道安排支出46350万元,乡镇安排支出8650万元。
2010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11840万元,其中:公用事业附加2400万元,水利建设资金450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3500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4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000万元,彩票公益金400万元。基金预算可用资金为9540万元,根据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基金预算支出9540万元,具体项目安排如下: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3200万元;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支出240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支出3500万元,文化事业费支出40万元,彩票公益金400万元。
按照上述安排,2010年区本级地方财政收支预算平衡。
三、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确保完成2010年预算任务
根据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的同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切实做好“打造四大新平台”和“增强五大新优势”两篇文章,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122企业”培植计划,鼓励和支持列入培植计划名单的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继续对重点集团型企业开展税收目标管理,促进重点税源企业税源增长。在保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减排,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我区近拓市场保增长、远促转型增优势工作,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综合实力,着力推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二)牢牢把握组织收入主线,切实保证财政收入增长
一是加强税源管理,优化提高现有财源,开辟扶持新财源,积极探索“聚财、生财、理财”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