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1266/2008-28464 | ||
组配分类 | 统计公报 | 发布机构 | 区统计局 |
成文日期 | 2008-05-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政务综合类 |
索引号 | 113302060029551266/2008-28464 |
组配分类 | 统计公报 |
发布机构 | 区统计局 |
成文日期 | 2008-05-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主题分类 | 政务综合类 |
2004年北仑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扎实推进“三个北仑”战略,积极化解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因素,使北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总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0.79亿元,按可比价算,比上年增长17.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48.38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45.65亿元,增长17.0%。一、二、三产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3.8:75.0:21.2转变为3.4:73.9:22.7。一、二、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7%、77.8%和21.6%。
市场物价总体上升。受食品类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7%。但从全年走势看,物价上涨的幅度自年中以来逐月减缓。受钢材、原油和成品油以及化工产品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6.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升17.9%。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按原有口径统计,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11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68亿元,增长46.1%。全年预算内财政支出24.44亿元,比上年增长31.2%。按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后新口径统计,2004年财政收入为26.19亿元。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6%。农业占全区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下降,由上年的3.8%下降到3.4%。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6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完成种植业产值5.27亿元,增长9.7%;林业产值0.19亿元,下降5.0%;牧业产值2.05亿元,增长13.8%;渔业产值2.55亿元,增长2.0%。
农业发展走出新路。全区已有2200人从事区外涉农产业,经营面积1.67千公顷,建立区外基地7.87千公顷,相当于全区耕地面积的70%。六大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1家。2004年农产品出口额达到2000万美元,比上年翻一翻。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全年农田基本建设完成土石方116万立方米;现有灌溉总面积12.14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4.54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0.6千公顷;农田温室面积133.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8.8万平方米;共整理土地近460多公顷,完成配套沟、渠各5.5万余米,机耕路3.6万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加快。2004年全区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532.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增幅同上年持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59.58亿元,增长25.8%。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1.07亿元,(按可比价算)增长16.2%,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行业总体形势良好。在规模以上404家工业企业的27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呈增长态势,增幅超过30%的行业有13个。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增长207.1%,非金属矿选业增长141.2%,金属制品业增长98.1%。大规模企业拉动作用大。2004年全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共67家,比上年增加15家,其累计产值达到373.77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0.2%,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11家。出口带动销售。2004年实现工业出口交货值121.18亿元,同比增长38.8%,高出销售产值增幅19.8个百分点,占工业销售产值的26.7%。工业经济效益略有下降。200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53.95亿元,年产销率为98.8%;实现利税总额60.92亿元,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43.41亿元,增长13.6%;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评得分243.5分,比上年减少29.3分。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7.31亿元,比上年增长41.6%。2004年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49家,从业人员29461人,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8.1万平方米,完成产值30.9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7亿元。全年建筑施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按总产值计算为12.55万元/人,比上年提高0.75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势依然强劲。200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增幅比上年同期减少80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比重加大。2004年工业完成投资116.11亿元,增长57.4%,占全社会投资额的70.2%,比重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5.83亿元,较上年增长54.1%。内外投资同步增长。2004年内资单位完成投资74.10亿元,增长39.9%;港澳台及外商单位完成投资87.77亿元,增长33.8%。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200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达28.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38.06万平方米,增长32.6%,其中新开工面积约13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4.64万平方米,增长65.6%。
五、贸易和旅游业
2004年制定并实施了《北仑区商贸业发展规划》,引进了天润发综合超市并对外营业,北仑甬港废旧物资交易市场投入运营。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99元,同比增长19.7%,比上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27.13亿元,增长16.0%;餐饮业完成零售额2.55亿元,增长17.7%。消费结构升级。旅游、教育、文化、信息等服务性消费支出进一步扩大,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3190元,增长13.0%;交通和通信支出快速增长,人均用于交通和通信支出1758元,增长25.7%。年末,城乡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余额 24.33亿元,增长41.7%,比年初增加7.16亿元。房地产交易保持旺盛势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7.99万平方米,增长9.4%;商品房预售面积56.64万平方米,增长4.28%;房产登记发证17026只,同比增长13%;转让交易过户14707件,同比增长61.8%;办理抵押登记10839件,同比增长74%。
旅游业不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47.47万人次,实现全社会旅游直接收入2亿元。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加快。九峰山旅游区一期工程(三点一线)已基本完成,景区景点不断完善;凤凰山公园已完成总投资2.7亿元,部分娱乐项目竣工;新增2条工业旅游线。旅游服务功能加强。全区现有旅行社9家,星级宾馆11家,接待能力增加到2000人以上。
六、对外经济
2004年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39个,总投资额29.0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0.54亿美元,增长16.9%;实际利用外资5.8亿美元,增长9.5%。全年完成贸易进出口总额50.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6%。其中,外贸自营出口总额24.26亿美元,同比增长31.1%;进口25.96亿美元,增长50.8%。至2004年底,全区出口产品已覆盖到160个国家和地区。从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1.33亿美元,增长48.7%;服装出口4.11亿美元,增长9.3%;纺织品出口2.12亿美元,增长14.4%;文教体育用品类出口1.87亿美元,增长26.7%。从市场看:亚洲市场出口10.12亿美元,增长33.7%;欧洲市场出口5.82亿美元,增长33.1%;北美洲市场出口5.43亿美元,增长31.7%;拉丁美洲市场出口1.24亿美元,增长31.6%;非洲市场出口1亿美元,下降1.1%;大洋洲市场出口0.66亿美元,增长35.4%。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完成客运量3078.6万人,旅客周转量87822.5万人公里;完成货物运输总量2196.9万吨,货物周转量67820万吨公里。年末全区汽车合计达到19627辆,其中载客汽车13726辆,载货汽车5901辆。
2004年电话普及率已达87.23部/百人,比上年提高12.5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8.53万户,比上年增加13万户;年末各类互联网用户为5万多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至2004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8.54亿元,比年初增加27.0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5.41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4.3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0.37亿元和13.9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7.35亿元,比年初增加27.5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04.58亿元,比年初增加6.43亿元;中长期贷款98.01亿元,比年初增加 22.35亿元。
至年末,全区各保险企业实现保险金额619.44亿元,其中,财产保险629.69亿元;人身保险61.74亿元。全年保费收入2.83亿元,比上年增加 0.62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现有完中1所,高中3所,初中13所,小学4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幼儿园107所。2004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小学生年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生年巩固率为99.5%;“三残”儿童入学率为96.5%;高中段入学率为93.5%(城区97%)。2004年全区高考上线率94.44%,本科上线率55.96%,重点大学上线上线率17.12%。北仑中学迁建工程,松花江中学、淮河小学新建工程,柴桥中学扩建工程,大碶博平小学续建工程都已完成并交付使用。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4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0亿元,同比增长42%。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累计9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累计25家);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累计29家)。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现拥有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9家、市级14家、区级31家。2004年,国家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2项。全年专利授权量为261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件。科技投入经费加大。2004年区级财政科技拨款8294万元,同比增长25.5%。被国际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04年全区共创作各类艺术作品700余件;摄影协会获市级奖状7个、书画协会获市级奖状10个;方言小品《看病》获市第五届“东海明珠杯”乡镇文艺调演最佳创作奖和最佳表演奖;歌舞《爱在人间天堂》荣获市“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文明之光”社区文艺调演创作奖和表演铜奖;北仑文化馆文艺培训中心选送的选手获2004年浙江省二胡独奏比赛业余组三等奖和娃娃组优胜奖;剪纸作品《幸福生活》、《春娃》分别获得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中国剪纸艺术博览会银奖、铜奖。全区现共有文化馆1个,影剧院4个,博物馆1个;各类图书馆藏书量15万册,借阅18万人次,图书流量12万册次。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截止年末,区域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33个。其中,综合医院5个,卫生院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诊所8所,妇幼保健院1所,疾病控制中心1个。2004年末医院床位数668张,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19人,其中医师、助理医师641人。全年各医院门诊人次近171万,全区满周岁儿童建卡率100%,五苗覆盖率99.94%。
体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区现有体育馆2座,高尔夫球场2个,篮、排球场86个,游泳池6个,网球场17个。2004年成功举办区第四届全民运动会,并积极组队参加各类竞技体育赛事,累计组队参加省市体育比赛8次以上,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4年全区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为98%,优秀率为25%。2004年成功引进中国女排赛事,使北仑成为2005年—2008年“中国女排主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总户数133679户,总人口32011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426人。2004年新增户籍人口5755人,全年迁入7554人,迁出1951人,全年出生2250人,死亡194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6‰。年末在册(已登记)暂住人口24.13万。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2元,同比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51元,增长11.9%,扣除同期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幅分别为7.7%和8.4%。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9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生活水平快速提高。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283 元,比上年增长11.3%,恩格尔系数为36.99%;年末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72台、家用电脑61.8台、空调126.3台、家用汽车3.8辆、移动电话162部。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017元,比上年增长42.7%;年末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43台、影碟机37台、家用电脑12台、空调机37台、电话机98部;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2.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4平方米。
就业形势良好。2004年共举办招聘洽谈会77场,参加招聘单位2829家,提供就业岗位61624个,进场应聘人数88559人,达成意向的28536人,均比上年增加一倍左右。全区已有5081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失业登记3042人,期末城镇失业人员登记人数324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4年全区已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单位为2005家,参保人数70854人;全区现有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人数达67332人,占被征地人员应参保总数的93%;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累计人数3.3万人。2004年全区医疗参保人数为21万多人,参保率达93%,居全市前列。2004年全区共拥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15家,拥有床位数1225张,在院人数899人。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展露新貌。按照“一体两翼”的总体框架,编制完善了各街道、乡镇的总体规划,启动了全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行政大楼、体艺中心等城市亮点工程基本完工,港务大楼建设按计划实施。小港副中心城区建设初见成效,资源、人口逐步集聚;白峰副中心城区建设开始启动;329国道陈华至白峰段及沿海中线北仑段全线建成通车。如今北仑建成区的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包括新的行政中心和体艺中心2.2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已基本建成。
城市绿化建设加快。城东生态绿化隔离带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全年新辟公共绿地17.8公顷,截至2004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74%、绿地率32.9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94平方米,三大指标均超过“淮河以南城市”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环境治理效果明显。深入开展污染源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编制完成了“生态北仑”建设规划,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评审。2004年大气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大于95%,地面水功能达标率大于9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区域噪声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
注:
1、为初步统计数据;
2、人口不包括大榭(大榭户籍人口为23778人);
3、生产总值和增加值的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为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